目前分類:媒體、拍劇片場 (3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 先立遺書再上班

東森新聞台台灣啟示錄精選節目,昨天播出「和平日記」單元,主要敘述西元2003年一場世紀傳染病「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﹙SARS」,因為高傳染性、高死亡率,又不知如何治療?以致引起各國的大恐慌。很不幸的,因為一位入境旅客感染SARS疾病,導致台北市成為疫區,為將疫情集中避免擴大傳染,台北市和平醫院於2003424封院,就連不知情的市民,走進醫院借個側所、吹吹冷氣消暑,也無辜困在醫院內強制隔離14天,因院內有SARS病例,總是有過不完的14天。可怕的是,和平醫院內好幾位醫護人員受到感染一個個倒下去,有人為此輕生,他﹙她﹚自叫天天不應、呼地地不靈…。

 

看完節目,讓我回憶當年,也曾傳聞台北市要封市,整個風聲鶴唳,而在網路上傳著SARS的消息,有的把SARS直接說成嚇死,可見內心的恐懼與不安,早已草木皆兵人人自危原本疫區僅限於北部某個局限,卻因一位感染SARS的護理人員,因為心生恐懼,坐著大眾運輸工具逃回南部的家,再把疫情帶到高雄長庚醫院,使得長庚醫院差點封院,最可憐的是,在高雄長庚的洗腎病患,無法回到長庚洗腎,想轉往別家醫院,但一聽到是長庚來的病人,立即遭到拒絕,沒有一家醫院肯收洗腎病患,真不知那些洗腎病患,如何安然度過無法洗腎的日子?

 

因為感染SARS會有發燒症狀,發燒也是傳染的高峰期,若曾與SARS病患同一空間、共處一室、共乘一輛交通工具,都必須隔離14天,隔離期間沒有發燒,才能確定未被感染,因此量體溫成為全民運動,每天起床、上學、上班、進百貨公司、銀行、醫院…等,第一件事即是量體溫,沒有發燒才能進入,只要有輕微發燒症狀,即被列為疑似SARS病例通報,不論大小醫院所有的醫護人員全附武裝,就算因其他問題引起的發燒症狀,第一時間也以疑似SARS病例處理。為預防受到感染,每天更換新的口罩,為確保安全怕缺貨,我一次高價購買整盒的N95口罩,以致引起醫療市場的口罩荒。

 

為控制疫情,必須成立一所SARS專屬醫院,沒有一家醫院願意,但是在軍醫院,只有「服從」二個字,最後決定台北市國軍松山醫院成立為SARS專屬醫院,院內軟體設備全部更新,病房改裝為獨立空調的負壓病房…。我從電視新聞看到消息,為昔日照顧母親的醫護人員擔心,電話聯絡一位護理朋友楊阿敏,得知他﹙她﹚們均已立下遺書,每天抱著必死之心上班,我的心裏好難過。遇到SARS的問題,大家逃之夭夭,只有醫護人員冒著生命危險堅守崗位照顧、治療病患,以自己的命,換取別人的命,而內心所受的煎熬,又有誰知?

文章標籤

劉碧蓮之親人照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警察槍殺女友

母親早期在國軍松山醫院治療時,有一次我準備外出購物走到一樓,看到電視記者拉著攝影採訪管線,大門外的空地停放著數台SNG車,我猜不透醫院發生何等大事,讓電視台記者大費周張搶著採訪,於是又轉回醫院看個究境。

 

有一家文字、攝影記者跑至急診方向,途中遇到另一台的文字記者告知:在急診,那位穿黃色上衣的男子是受害人的大哥。我也跟著記者走向急診室,而受害人已送往開刀房,黃衣男子擔心開刀房內親人的安危,內心早已七上八下,又要面對記者的追問,已不耐煩,因已有一家記者訪問過,面對隨後趕到的記者追問,黃衣男子乾脆不講,等所有記者到齊再一次說清楚,此時成為各家某體爭相追逐的採訪對象。

 

開刀房前等候急救消息

由於只有少數電視台記者捕捉到受害女子急診室的急救鏡頭,他﹙她﹚們趕至急診採訪時,早已送至三樓開刀房急救,各家某體記者整個陣仗轉移至開刀房前等候,我也跟隨至開刀房前。在等候時間,唯一不得閒的是公共電話﹙當時手機尚未問世﹚,一家文字記者先生,雖然沒有錄到急救鏡頭,但寫好手稿,馬上電話聯接插播新聞,讓電視機前的觀眾獲得最新消息。

 

文章標籤

劉碧蓮之親人照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偶像劇在醫院開拍

醫院成拍片現場

父親罹患口腔下齦癌,於義大醫院手術治療,手術後轉入加護病房,在加護病房家屬休息室,原先彼此不相識的家屬,因緣際會共處一室,大家彼此關心、加油打氣。有一天一位家屬告知休息室其餘家屬:「樓下有人在拍片,聽說已有數天」。我們均感到驚呀!我從未看過拍片,因為一股好奇心的聳動,於是邀幾位家屬一探究境。

 

我們到一樓大廳時,空曠華麗的大廳排列著桌椅,桌子上擺著花盤與一堆麥克風,顯然是一場記者會,只是不見工作人員,抑頭一望發現場景已遷移至三樓開刀房前,三樓圍著一堆人,也有病情較輕推著點滴架、坐輪椅圍觀的病人,他﹙她﹚們當成苦中作樂最好的餘興節目。

 

他們以三樓開刀房右側的走道作場景,拍一場追逐的戲碼,劇中一位女記者追逐一位無照醫師﹙張勳傑飾演﹚,場景由三樓走道移至樓梯間,圍觀人群也隨之移動,張勳傑走下樓梯,女記者不小心跌下樓梯,張勳傑轉身接住女記者,造成二人嘴對嘴的鏡頭,女記者膕張勳傑一個耳光,工作人員以數位相機拍下嘴對嘴特寫鏡頭,打耳光則是借位與工作人員作音效拍成,重拍次數不下十來次,我聽到都能背下台詞,而嘴對嘴的鏡頭慕煞週圍的男性觀眾,恨不得自己就是張勳傑飾演的角色。

 

文章標籤

劉碧蓮之親人照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Close

您尚未登入,將以訪客身份留言。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

請輸入暱稱 (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標題 (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內容 (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)

reload

請輸入左方認證碼:

看不懂,換張圖

請輸入驗證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