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
再好的醫術也要病人的合作


母親在民國86年間國軍松山醫院的一次醫療,對面床有一位七十多歲 陶姓老 太太,其患有糖尿病,但並無嚴重併發症,因不聽從專業、不合,傷害自己亦傷害家人。其女兒 陶 小姐提供完整的資料,希望所有的病人 能與 醫師配合、能與家屬互相體諒,不要等到兩敗俱傷才後悔, 陶 小姐希望以母親的例子,作為最好的警惕作用。這段故事,我原本想在作品「親人照護---救命全體驗」一書中發表,但限於字元的問題,而無法發表深感遺憾,今其故事完整的在部落格中發表:


 


請假外出敷草藥


陶老太太右後腳跟有傷口、血糖值高達680﹙正常值80~120﹚,於台北市國軍松山醫院整形外科住院治療,血糖控制後,經植皮手術治療,楊主任囑咐:要在床上多休息…。出院後,但因自主性太強、不肯配合,故意下床走動,導致傷口癒合不良裂開發炎。為此再度住院,整形外科楊祖松主任以 陶老 太太右腳掌一小塊組織填補傷口,作皮瓣手術﹙皮瓣:表皮、真皮與一層組織﹚,楊主任一再囑咐不要下床以免再度感染,為此, 陶老 太太與家屬﹙ 陶 小姐夫妻與表姊﹚爭執鬧翻天,仍然我行我素。


 


皮瓣手術數天後, 陶老 太太竟然自拔靜脈輸液﹙點滴﹚、傷口的引流管,逕自行下床上側所,更離譜的是強迫姪女﹙ 陶 小姐的表姊﹚向醫院請假外出敷草藥,當回醫院時,原來的傷口包紮完全不見,醫師見狀搖頭無可奈何!而極有耐心的清潔傷口,因情緒極不穩定,而草草結束二度醫療。


 


傷口再度感染


陶老太太又因腦幹中風急診住院,隱定後轉整形外科,上次敷草藥的傷口再度細菌感染,外表乾燥內部膿腫,並嚴重嘔吐、食慾不振,全靠輸白蛋白﹙營養品﹚與輸血。讓 陶 小姐最無力感的是: 陶老 太太沒體力時最乖,但擔心病情加重;有體力時,如生龍活虎一切自己作主。


 


小姐無奈的說:「身為她的子女,真是感慨萬分不知該如何?完全不體諒子女要醫院、公司、家庭三邊跑,每天不管多疲備,依然到醫院探視才安心。她完全不接受表姊的照顧,既趕又罵,每天要我們守在醫院,每次來醫院都是爭吵,究竟是自己的母親,不能不管真不知該如何?」。


 


病房鬧自殺


對 陶 小姐的傾訴,我半信半疑,有一次,讓我開了眼界。這天 陶老 太太硬要下床上廁所,我發現腳背變形,經X光檢查發現右足踝關節已有中空,楊主任說:「要有截肢的心理準備」。陶老太太無法接受,認為一直在做善事,這不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,這種結局不應該發生。


 


在不認輸、不合作、不接受事實之下,雖是怕死,卻有輕生念頭,又開始大吵,表示要出去散心、要回高雄,就算不能走也要爬著上樓,照顧她的姪女無法安撫情緒,只好躲在病房門外, 陶 小姐尚未到,陶老太太要求紙、筆留字條:「反對截肢、要出報對散心、撫慰精神、請不要為我難過」。


 


我由字條知道她想結束自己的生命,因無法下床叫我拿助行器給她。我不肯,她準備下床往前趴,鄰床的病人說:「妳不要這樣,我會怕」。 陶老 太太回應:「妳不用怕,我自己做的事,自己負責…」。所有勸導的人都被罵,我請來十多位實習護士圍著她,深怕發生意外。


 


再度燃起一線生機


陶老太太每天自己解開包紮傷口的紗布,再重新包紮,不聽勸導自行下床,造成這種結局。我猜想母親可以人工膝關節,而踝關節應該可以換,我 向陶 小姐與 陶老 太太建議:「可以與楊主任商量可否不要截肢,換人工踝關節或固定關節,沒有肉,可取大腿的組織或臀部的組織來補,若沒有皮,可以植皮,可作高壓氧氣治療,促進傷口的療合…」。


 


小姐商量的結果是樂觀的,楊主任說:「看X光片,踝關節空洞不是很嚴重,要截肢太可惜,可先以鋼架固定踝關節,每天到開刀房上麻藥清潔傷口。一星期後,若有改善,裏面再放鋼條,讓骨頭再生,但她一定要吃東西…」。


 


這點希望再度燃起求生意志,天天進開刀房上麻藥清創,感染己得控制,楊主任要求進食,但問題不在不吃,而是有嘔吐、頭暈症狀。楊主任說:「會診神經內科,若確定是二度中風,必須注射抗凝血劑勢必會影響傷口的癒合,家屬要有心裏準備,到時必會顧此失彼」。


 


小姐說:「若無法兼顧寧願『保腦棄腳』,在無法保住下肢的情況下,只好截肢」。經過一星期上開刀房麻醉、換藥,似乎傷口有改善,改為病房換藥不再麻醉,因傷口沒有完全縫合,換藥時,我看到原本膿腫的部位,已略為消腫,並增加不少紅潤血色,我見狀真為她高興,或許首尾皆能兼顧,而受苦能有代價。


 


插氣管內管轉加護病房


正為她高興之時,出現營養指數白蛋白過低引起全身水腫,導致呼吸困難,雖然經常輸白蛋白、輸血,但仍然不足,因拒絕插鼻胃管,楊主任利用進開刀房為她插鼻胃管,由於長期未進食,雖已插管灌食,但遠水救不了近火,為時已晚,已造成肺積水轉入加護病房,插氣管內管依靠呼吸器維持生命。 陶 小姐問我: 為了保住腳 ,讓她受那麼多苦,是不是做錯了?」我回答:「完全沒有錯,錯在她自己不肯合作,現在只能盡人事聽天命」。


 


我心中有所疑感:A何以缺乏白蛋白會造成全身水腫?B哪些因素造成白蛋白降低?C白蛋白與高蛋白有何不同?而請教醫師、實習護士的老師與護士小姐得知:


A、缺乏白蛋白會使組織細胞脆弱,而水份容易滲入細胞,造成全身水腫。


B、白蛋白降低:長期營養不良、傷口、肝硬化、敗血症、尿蛋白流失


C、白蛋白仍由進食吸收營養,人體自行製造;而高蛋白屬於外來蛋白,缺乏白蛋白也可輸高蛋白補充養份。


 


病逝高雄


陶老太太轉加護病房後,大家均擔心她的安危,幸好傳來進步的消息,已能以筆通,仍然想要下床、吵著回高雄,但高雄的家沒有人居住,就算回高雄仍然在醫院, 陶 小姐為完成她的心願,病情略為穩定後轉回高雄的醫院。


 


當大家還在慶幸撿回一命,在轉回高雄的第四天,不料 陶 小姐的表姐傳來 陶老 太太病逝高雄的醫院,枉費楊祖松主任費那麼大的心思全力治療。


 
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劉碧蓮之親人照護 的頭像
    劉碧蓮之親人照護

    劉碧蓮之親人照護﹙新家﹜的部落格

    劉碧蓮之親人照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