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再好的醫術也要病人的合作


家屬傾訴


我母親在民國86年國軍松山醫院的療程,鄰床一位七十多歲有足部傷口糖尿病的陶姓病患,陶小姐每天公司、家庭、醫院三邊跑,請其表姐照顧老太太,但老太太不領情,不滿女兒未24小時陪伴,加上不合作、自主性強、我行我素,本可治癒的傷口,到最後賠上自己一條命。


 


由陶小姐口中得知:陶老太太右足跟傷口發炎、血醣值高達680,經整形外科楊祖松主任以植皮手術治療狀況良好,因不合作常下床走動,傷口癒合不良再度住院。楊主任以皮瓣手術將病患右腳掌一小塊組織,填補右腳跟的傷口,並囑咐忍耐幾天不要下床活動。病患將囑咐當成耳邊風,自行拔掉靜脈輸液、手術後裝的引流管,自行下床上廁所,強迫姪女向醫院請假外出,將原來包紮的紗布拆開敷草藥,醫師看了直搖頭,極有耐心的清潔傷口,傷口尚未穩定,即辦理自動出院。


 


出院5天又中風急診住院,症狀穩定轉整形外科,因敷草藥的傷口惡化、發燒。陶小姐感概萬分不知該如何?每天三邊跑累得半死,幸好其表姐幫忙照顧,卻不情要趕她走,心裏很矛盾,很高興看她有體力像一條龍,又怕會大吵大鬧;當她不鬧時,卻是病情惡化。


 


大鬧病房


對陶小姐的傾訴,我半信半疑,有一次開了眼界:她硬要下床上廁所,我發現腳背變形歪了一邊,經X光檢查,發現踝關節中空,面臨截肢威脅病患無法接受,她認為一直做善事不應該有這樣的結果。在不認輸、不合作、不接受事實之下,有輕生念頭,這天又大吵大鬧要回高雄,就算不能走也要爬著上樓,留紙條:「反對截肢、要出去散心撫慰精神,不要為我難過」。


 


我知道她想結束自己,因無法下床要我拿母親的助行器給她,我不肯,準備往前趴,同病房的人皆怕得半死,陶老太太:「妳們不用必怕,我自己做事自己負責」她的姪女躲著不敢出來,我請來十多位實習護士圍著怕發生意外。我同時發現傷口包紮有異,她有拆開重新包紮,為穩定情緒,我建議:「可與楊主任商量不要截肢,用人工踝關節或固定關節,沒有肉可取大腿或臀部組織來補,可作高壓氧促進傷口的癒合」。


 


陶小姐商量結果是樂觀的。楊主任:「看片子,關節空洞不很嚴重截肢太可惜,先以鋼架固定關節,每天至開刀房上麻藥清傷口,一星期後,若情況不錯,再放鋼條使骨頭重生,但她一定得進食」。這點希望再度燃起她的求生意志,然而嘔吐、頭暈無法進食、服藥,腦中風的藥停服半個月,經檢查二度中風,楊主任:「若注射抗凝血劑,勢必影響傷口癒合,要有心裏準備會顧此失彼」。


 


陶小姐選擇保腦棄腳,治療方面,除了注射抗凝血劑,天天上麻藥清傷口,因傷口未完全縫合,我看傷口還不錯,而膿腫的部位已增加血色,真為她高興,希望能首尾兼顧,正為她高興之時,因長期未進食﹙拒插鼻胃管﹚白蛋白過低,全身水腫已引起肺積水,雖楊主任利用上開刀房為她插鼻胃管,但遠水救不了近火,插氣管內管接呼吸器轉入加護病房。轉加護病房後,家屬傳來好消息,能以筆溝通,仍吵著要回高雄,曾二次想們自行下床,最後病情略為穩定轉回高雄的醫院,轉院第四天,我們還慶幸她能撿回一條命,卻傳來病逝消息,枉費楊祖松主任費那大心思為她治療。


 


陶小姐在疲憊不堪之下,提供完整資料,希望所有病人能與醫師配合,與家屬要有體諒的心,不要等到兩敗俱傷才後悔,希望她的例子,能作為最好的警惕作用,不要步上她的後塵。


 


原本這個真實故事,例入「親人照護救命全體驗」病友故事之一,因母親醫療的量實在太多,以致最後刪除,今在部落格上公佈,希望對大眾有所幫助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劉碧蓮之親人照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